光伏粮食生产大丰收!


自2022年以来,气候变化、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复杂系统性危机,不仅带来了全球粮食减产、能源需求骤减等诸多问题,还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粮食、能源以及经济困境。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粮食进口国,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亦不能独善其身。

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

能源则是工业的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考察时强调:“能源的碗饭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殷殷嘱托,催人奋进。

当今时代,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引领能源和粮食的全球协同治理,已然成为我国当前和下一个阶段发展方向的重要研究命题。

近年来,中央各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可再生能源应用在粮食生产和农村生活当中。光伏发电作为能源改革的主力军之一,自然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2022年2月22日,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不到一年的时间,“光伏+主粮生产”已经取得了关键技术性的突破。

据国资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公司光伏发电与主粮生产融合发展试验项目种植的首季水稻迎来大丰收。至此,国内首个光伏发电与主粮(水稻)生产融合发展的保粮供能创新模式试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位于广西南宁市横州市峦城镇新兴村、格木村,是国家能源集团广西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推进的光伏发电和主粮生产保粮供能创新试验项目,通过对非基本农田的旱地改造满足水稻种植条件。项目总装机容量30.16兆瓦,占地约500亩,试验田分为核心试验区和对比试验区。

项目采用新型LED补光灯,将光伏发电与水稻种植相结合,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强对新耕地的创造及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新模式。通过在光伏组件背板布置新型LED补光设备,减少光伏组件阴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保证水稻产量。

光伏发电农作物栽培是实现能源减排和碳固定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可行模式。研究其在粮食作物农光互补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和效果,对扩大光伏发电规模、保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其他区域和主粮作物的农光互补技术模式构建提供借鉴。


据了解,该项目在今年4月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200亩光伏板装置的安装,通过抬高光伏支架离地高度,满足小型机械化种植水稻需求,在光伏板背面布置新型LED补光设施,减少光伏土地阴影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保障水稻产量。
这是国内首个光伏发电与主粮(水稻)生产融合发展的保粮供能创新模式试验项目,水稻丰收预示着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不仅可以为其他区域和其他主粮作物的农光互补技术的模式构建提供借鉴,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两用”的高效种植模式,也为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增收。
 
由此可见,光伏发电运用领域越来越广,对于适配各个行业的发展技术也越来越醇熟,光伏行业的发展势不可挡。
新盛美新能源,在深耕行业紧抓品质的同时,深化战略布局,打开多领域需求,光伏粮食生产将是重要方向。新盛美却不止步于此,我们可以做的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