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光伏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近年来,新盛美也积极探索“光伏+”的多种模式,为能源产业发展带来全新生命力。
01 光伏+厂房
厂房屋顶存在大面积的闲置,上方加装光伏板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可以对面积广阔的工业园区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上网模式,产生额外收益。此外,像纺织厂、纸厂等具有生产流程长、厂区占地面积大、耗电量大、高污染的特点,其生产过程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作为传统耗电大户,利用厂区内闲置的屋顶资源,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对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02 光伏+畜牧
当光伏与畜牧业相遇,“棚下养殖、棚上发电”的模式不仅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缓解用地矛盾,畜牧业绿色发展,还可利用光伏产生清洁电力,实现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双向效益。

03 光伏+现代农村建设
未来,整县推进的形式可能会形成一家为主、多家为辅的综合机制,该机制类似工程总包。该模式既保证了整县推进的原则性问题,也保证了地方政府及地方企业的沟通灵活性。利用农房屋顶、院落空地和具备条件的易地搬迁安置住房屋顶发展光伏,实现精准扶贫,助力分布式能源、绿网型、智能微网和新型城镇化。

04 光伏+学校
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近年来光伏发电不断走进学校,点亮一座座“光伏校园”。这不仅是响应绿色转型,践行“双碳”目标的要求,也能省电节能、节省电费开销,同时将绿色低碳生活的理念融入办学的每个环节中,让学生的低碳意识与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一般学校占地面积都相对较大,屋顶多为平面屋顶,可用面积充裕,并且集中布局,分区合理,非常适合安装光伏电站。
05 光伏+生态
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废弃煤矿区等闲置土地,开发生态光伏,建设光伏电站,可以实现环保、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还能使这些废弃土地得到休养生息,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难问题,一举多得。
